在珠三角地区,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百万元的并不鲜见,然而在山区,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却实属难得。在全力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进程中,英德通过“头雁”引领兴产业、多方共建美乡村、党群连心强治理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强劲动能。2024年,英德市有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,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英德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不懈努力。
图为连樟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
引育优秀头雁,点燃产业发展强引擎
走进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,连片的桑芽郁郁葱葱,山间繁花似锦,依山傍水的民宿里游客络绎不绝,农文旅产业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。2021年,许德生积极响应家乡号召,返乡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。他通过盘活资源、引进资金、建强产业、打造品牌等一系列举措,大力发展桑芽菜、楮香菜、民宿等农文旅项目,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打开了“致富门”,也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2023年11月,河头村成功入选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村名单。
乡村要发展,关键在于“头雁”的引领。英德深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重要性,将选优配强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,鼓励各村(社区)立足自身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产业项目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“头雁”从哪里来?不能坐等,而要主动出击。英德压实镇(街)党(工)委抓头雁队伍的主体责任,推动镇(街)党(工)委开展“敲门行动”、异地拜访,重点从返乡大学生、退伍军人、致富带头人中物色“领头雁”。如今,这三类人才担任党组织书记的比例已超过87%,队伍活力显著提升。
有了“头雁”,还需提升其产业发展能力。英德将提高产业发展能力作为“头雁”培训的核心,围绕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、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等主题,开展全覆盖轮训和专项培训,构建“小班培训 + 实地教学 + 异地交流”的立体培训培养模式,推动“头雁”运用基层党组织“十个思考”工作方法,深入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。近两年来,共开展此类培训9期。同时,推动“头雁”列席镇(街)党(工)委(扩大)会议、分批上台谈思路等,一大批产业项目谋划能力强的“头雁”在乡村产业发展道路上发挥了引领作用。2024年,英德指导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、村民小组长、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才三类人才到清远市打擂比选,37人入选清远市“百千万工程”优秀基层人才库,入选人数居清远市各县(市、区)首位。
横石塘镇龙华村也是英德以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。笔直平坦的沥青路、花团锦簇的乡村振兴公园、层层叠叠的葡萄架子、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家乐、各具特色的民宿……近年来,在“头雁”刘子科等人的推动下,龙华村坚持党组织引领、合作社带动、党员群众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,积极探索乡村运营,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培育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2024年,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。
龙华村梅子寨盘活36间旧瓦房,创新实施“共富乡村”项目。 徐慧敏 摄
英德通过开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、引导基层党组织成立强村公司、出台“四给”举措(给思想引导、给工作指导、给经济待遇、给发展空间)发挥村民小组长作用推动农村土地整合整治等方式,有效激活产业发展“红色引擎”,引领乡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、成效显著的发展之路。目前,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的村有10个,发挥村民小组长作用整合整治能实现规模化产业经济的土地2.14万亩。
此外,英德还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,通过建立健全产业链党委运作、链上党组织联动、党员作用发挥机制,推动种植链、加工链、销售链、增值链深度融合。现已成立英德红茶产业链党委1个,连江口红薯、浛洸菜干等4个镇级产业链党委,链上党组织51个,链上党员373名,累计带动上下游近13家企业、22个村(社区)参与,覆盖总产值超百亿元。
推进乡村绿化,经济与美丽同频共振
产业经济的发展与乡村的“美丽经济”相辅相成。漫步在黄花镇三山村,蜿蜒的村道两旁,树木身着“绿裙”,亭亭玉立。远可观峰林连绵,近可闻兰草芳香,一幅和美宜居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。
“我们村地处英西峰林核心区域,引进德高信茶园打造了3000余亩的有机茶园,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,吸引企业投资,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。”三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李群娣介绍,该村将乡村绿化工作与“百千万工程”协同推进,依托生态资源优势,全力打造20公里的三山村漫旅游绿化美化示范带,路段化、片区化打造“黄金大道、紫花村道、碧桃乐园”,吸引旅游开发、精品民宿等企业进驻,带动乡村振兴发展。2024年,三山村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,带动2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、创业,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,真正做到了将“美丽乡村”转化为“美丽经济”。
游客在龙华村葡萄园采摘葡萄。钟履双 摄
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英德将乡村绿化作为提升城乡风貌、增进民生福祉的破题之举,党旗所指,绿意盎然。今年以来,英德创新设置“绿化日”“绿化周”“绿化月”,24个镇(街)和15个市直单位牵头,300个机关党支部下沉结对,118名技术骨干送教下乡……三个月集中行动,发动4.7万人次党员群众参与植树1600余场。今年上半年共新植苗木39.6万株,让乡村房前屋后、“四旁”“五边”焕发新颜。同时,结合镇域风光,重点打造G240银英公路黎溪至大站段70公里精品绿化线路,种植苗木1.18万株。依托英西峰林等旅游资源,成片建设风貌示范带和绿美生态示范片区,种植紫玉兰、紫花风铃木、碧桃等观赏乔木,串联特产、民俗等资源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
图为英德茶趣园航拍
此外,英德构建“规划指引 + 技能培训 + 督查管护”乡村绿化全链条工作机制,先后发布5期乡村绿化工作提示,组建市级技术服务尖兵深入24个镇(街)和50个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创建村,手把手教栽植、面对面授管护,确保“种一片、活一片、美一片”。
绿起来更要护得住,英德还建立了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护体系,将党员志愿者、护林员、保洁员及热心村民编入网格员队伍,充分发动全民参与到乡村绿化美化行动中。同时,推动全市乡村绿化投入资金突破2400万元,其中社会力量贡献近一半。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和优化,带来了不尽人气和财气,有力助力了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、乡村振兴。
英德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上,通过引育“头雁”、推进乡村绿化等举措,走出了一条产业兴、乡村美、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未来,英德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不断探索创新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,为广东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贡献更多力量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许俊仟
【通讯员】钟履双、黄振生
【本文责编】蒋玉
【频道编辑】陈地杰 莫群
【文字校对】杨明珠
【值班主编】蒋玉 刘树强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联丰优配-联丰优配官网-手机炒股软件推荐-配资官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