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2日,北京市发改委披露了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情况。市发改委基础处处长扈中伟介绍,备受关注的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的马连洼到天通苑东段,已实现全部车站封顶、区间贯通。
今年以来,本市基础设施建设面向民生所需、城市建设、经济发展,各项任务稳步推进,在提升服务品质、满足市民需求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。其中,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,助力经济活动和市民出行更加高效便利。
北京两场航空运输国内和国际实现“双突破”。1月到6月,两座机场的航空旅客吞吐量达6024万人次,同比增长6.51%;其中,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1093万人次,同比增长22.57%。
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进一步巩固提升。京唐城际北京隧道段完成总工程量的90%以上,预计年底前可实现开通运营;市郊铁路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(北京西至良乡段)完成主体工程的60%;国铁线路增加“多点停靠”班次、开行通勤班列,京津城际亦庄站每日停靠班次增至12对,津兴城际开通北京大兴站至天津西站方向列车每日24对,京沈客专不断优化经停密云、怀柔南、顺义西等市域内车站的开行方案。
公路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。东六环改造工程(京哈高速-潞苑北大街)开通试运营,承平高速、京平高速改扩建及G230、G335公路工程加快实施。
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。17号线剩余段(工人体育场-十里河)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已完成73%;6号线南延(潞城-东小营南)完成车辆冷滑、热滑;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(马连洼-天通苑东)已实现全部车站封顶、区间贯通,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已完成80%。
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,轨道公交50米接驳率提升至90%,不断向“接驳便畅”目标迈进。1月到6月,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17.4亿人次,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超过1100万人次。
城市道路网络进一步织密。京密路(太阳宫北街-机场南线)建成通车;城市副中心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正式开通,为市民搭建起一条集通勤、休闲、观景于一体的绿色出行“动脉”。
停车设施供给稳步增加。本市积极支持丰北路32号立体停车设施等中心城区停车设施项目建设。上半年,中心城区新增停车位4.2万个,新增充电桩2.53万个,“停车难”“充电难”问题持续缓解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记者:曹政
联丰优配-联丰优配官网-手机炒股软件推荐-配资官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